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刘颜豪

刘颜豪

江汉油田广华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刘颜豪,男,2011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6年获得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现为江汉油田广华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2017年对于刘颜豪和他的妻子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早在2016年,他们领了结婚证。谁知,婚礼却一波三折。2017年,他们约定在国庆假期举办新婚酒宴,在他们精心准备各项事宜的时候,刘颜豪接到学校通知,要他赶紧收拾行李,准备八月份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工作。但是,选定的日子没办法更改。当他把要远赴新疆的消息告诉父母时,老人家留下热泪叮嘱:“放心吧,别惦记我们,到了那边好好干!”他为了不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告别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学生、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妻子……果断收拾好行囊,踏上了离家3510公里的路。临别时,他心中有着万分的眷恋与不舍。他知道家人是离不开他的,他的离开必将给家人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空缺。可又想到万里之外那一颗颗期盼的心,他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带着坚定的信心离开了生活多年的潜江,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家人的骄傲和自豪。

  选择了远方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远方就是选择了奉献。这一待就是三年,那年国庆,他提前将数学课调好,将自己所带的班级委托给一起带班的主课老师,乘飞机赶回武汉,转动车抵达潜江,在5号当天举办了婚礼仪式,紧接着又急急忙忙地在假期结束之前飞了回去。至今,让他们夫妻俩感觉遗憾的是:还没能在男方家里举办过婚礼。

  “去疆为什么?去疆干什么?在疆留什么?”在刘颜豪踏上去往新疆的T282列车时,这三个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去疆为什么?新疆是祖国的“西大门”,特殊的政治环境、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以及发展历史,注定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新疆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援疆不只是使命,更是责任,他为有机会参与其中倍感自豪。

  去疆干什么?援疆不是去当客人,而是要主动参与其中。在疆期间,他尽心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结好每一个民族亲戚,和同事、学生们真真正正地交朋友。他爱他的学生,他始终把学生放在心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他们大胆尝试,主动学习。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放低身段,“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上课”,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暖暖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许多学生,因为喜欢他这个老师,而爱上了他所教的数学学科。

  在疆留什么?对于他来说,这三年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让他的教育教学之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来,他们小两口一直都是两地分居,偶尔只有暑假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碰到刘颜豪带高三年级课程的时候,只能是他的妻子坐火车去新疆看望他。他们一个在湖北潜江工作,一个远在独山子,相隔三千多公里,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新疆的气候相较湖北省潜江市寒冷、干燥了许多。到达独山子的第一天,他的鼻子就不停地流血,嘴唇干裂。但他依然服从组织安排,以大局为重,很快便适应了独山子二中紧张而严谨的教育、教学工作节奏。恶劣的气候、陌生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急待沟通和了解的一群民族孩子以及对家乡亲人的不尽思念,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即将面临的考验与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退缩,没有埋怨,立足现实,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业务上精益求精,生活上艰苦朴素,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展示着江汉油田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由于时差,他的爱人总联系不上他,总对他有所抱怨。有时候他在上课,有时候在批改作业,有时候在给学生答疑解惑,有时候在培优辅差……发QQ,毫无音讯;发微信,石沉大海;打电话,无人接听。一开始他的爱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忙到一天到晚几乎联系不上人,后来得知:作为教师,他要进班上课;作为班主任,他要处理班级事务;由于要带2个班的数学课,加上少数民族学生底子差,很多知识点无法掌握,他只好利用休息时间来辅导学生的学习,有时候讲起题目来就忘了时间。久而久之,刘老师的爱人理解了他的辛苦。知道当他无法接听接电话时,有可能正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有可能正在忙忙碌碌批改作业,更有可能在办公室利用下课时间为学困生辅导重难点……教师,就是这么一个无私的职业,你越是了解他在做什么,就越没有底气去要求他为你做点什么,因为他的责任是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针对独山子学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他设计了一套“教、领、放、考”的教学方法。教,即自己一题一题的讲,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领,即让优秀的学生上台示范,激发引领后进生;放,即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做完后统一讲,自行订正,再查看订正情况;考,即有针对性的安排阶段性考试,找差补缺,订正讲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他经常上网查资料、看专家讲座、和同事探讨,努力做到使课堂教学符合当地学生实情,使得课堂效果精彩高效,使得同学们乐学愿学善学。他经常和学困生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努力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在他所带的一届学生当中,有这样一个他觉得始终感动不了的学生。每次找机会和他谈话或是发现他的问题主动跟他讲题时,他总是不冷不热,令人感觉难以接近。有一次,在课上点他回答问题时,他竟然想都没想,直接毫不在乎地说了句“我不知道!”说完,便负气似地自己坐下了。这样几次之后,刘颜豪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有时甚至想:算了,别浪费感情了。既然关注他,他不在乎也体会不到,何必自讨没趣呢?后来,在一次无意翻看班上登记的学生个人信息时,他才了解到这名学生的爸爸早已病逝,他妈妈离家出走。他四岁时便一直由奶奶抚养,难怪他沉默寡言,如此不自信。从那以后,刘颜豪开始观察生活中的他,发现他确实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属于内向慢热型的男生。于是,刘颜豪也开始转变与他的交流方式和策略,和他谈话时会瞅准场合,注意时机,会在放学后等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以聊家常的方式与他谈心。这样一来二往之后,再与他面对面交流时,这个男孩子少了一分拘谨,多了一些话语,时不时还能露出几分笑容,学习成绩也大有突破。而刘颜豪也暗自高兴,因为他看到学生心里的冰山在慢慢融化。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事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他会时刻多观察多思考,因材施教,因生给爱。他深信,只要学生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他们的关爱,这样的爱就一定能温暖学生们的三年高中生活,一定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光。

  教学十一载,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在教学的路上,他体会着教学的艰辛,也品尝着身为人师的满足和快乐。有时候,哪怕是真的积累了再多的情绪,当看到学生们的成绩或顿悟的瞬间,这些累也会突然消失殆尽,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刘颜豪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的同时,还想方设法给远在新疆独山子的学生答疑解惑。由于新疆和湖北有2个小时的时差,所以上网课也是有时差的,他一直都严格按照新疆时间给学生按时上课。2020年冬天,他和妻子都被困在了老家十堰,没带电脑,没有无线网,但是在接到上网课通知的第一时间,他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积极准备教案。从亲戚家借来笔记本和平板,用家里的书本搭建起授课支架,用床头柜当课桌,找来笔和纸给学生演示题目的计算方法,就这样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从教十一年来,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崇敬和强烈的责任感,刘老师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都倾注在了无限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春华秋实,一路走来,有收获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挫折的泪水,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始终脚踏实地、严谨细致、辛勤耕耘,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尊敬,赢得了领导和家长的认同与尊重。他撰写的《用心去当班主任》一文,荣获第三届全国班级文化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撰写的论文《例谈对称性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在《中国教师》杂志2020年2月(第5期)发表,特授予优秀论文并荣获一等奖(刊国内刊号11-4801/Z,国际刊号1672-2051);论文《浅析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发表在刊物《教学实践与研究》2020第6期;论文《家校协同,施教同心》在集团2021年德育年会中被评为一等奖;论文《例谈高中数学教学的激趣技巧》发表在刊物《教学实践与研究》2022第1期;在2021年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油田好课堂比赛中,荣获高中数学类一等奖;在2021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中,提交的课例视频《全概率公式》被评为精品课;在2021年“湖北好课堂”展评活动中,提交的课例视频《向量的数量积》荣获一等奖;被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聘为2021年普通高考模拟演练评卷员;二〇二一年九月被中共潜江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教坛新秀”称号;在二〇二〇——二〇二一学年度下学期被江汉油田广华中学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参加2021年暑期“彩虹行动”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教育志愿者”。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始终做到:崇尚职业操守,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积极与学生交心谈心,有效的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及时解决家校矛盾,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更好的条件。作为班主任,他用心做到以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工作,用爱心、真情感染每一个学生,用爱岗、敬业影响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上,他刻苦钻研业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为学校的生存发展不断攀登,他所带班级的成绩稳步增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历届高考中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众多大学生人才,为潜江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您感兴趣

师德楷模

刘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