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群 1949年生,籍贯北京市,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曾任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1997年调入天津音乐学院,曾任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天津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天津音乐学院科研处长、《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常务副主编。曾担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学科组成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组)成员,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师从冯文慈教授研修中国古代音乐史,并在黄翔鹏先生主持的“中国乐律学史课题组”研修、工作。著有《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合著)、《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续编)》、《诘问黄钟大吕》、《24史全译》(合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合著)、《中国中小学生百科全书·绿宝石卷》等。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60余篇。所撰《朱载堉的应用律学思维与理论律学思维索隐》等8篇关于朱载堉律学思维研究的论文,受到学界关注。所撰《中国古代应用律学与理论律学的分镳》一文,从律学学科理论的层面构建起古代应用律学体系与理论律学体系的研究框架,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优秀奖”。属意于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产生的《略论中西音乐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等论文将史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恰当融合,曾获得“中国文联2000年度文艺评论三等奖”、“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所撰书评《读刘再生的鼎新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兼评“中国现代音乐史学转型理论”的创建》、《砥砺学术人生 洞明黎派音乐——〈黎锦晖与黎派音乐〉读后》、《学惟精严 泽被桃李——冯文慈师80华诞感言》等以阐述深刻、明晰、感情真挚在学界获得赞誉。近年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科研立项《中国古代应用律学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理论律学思维阐微》,还完成了了北京市市属高校拔尖创新选拔项目《中国音乐学术史·宋元明清乐律学史》等科研任务。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项18项。 在主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日常工作期间,历练了编辑工作的经验,使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跻身于CSSCI来源期刊的行列; 同时还参与编辑出版了《杨荫浏全集》、《缪天瑞音乐文存》、《中国音乐年鉴》、《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等重要学术著作。 在所事教学工作中,曾担任“天津市精品课程中国音乐史”的主讲人;并开设了“高校音乐学理论教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高校音乐学教学师资力量的改善贡献了力量。曾获河北省、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所教学生多人在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史学会、《音乐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历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中获奖。 所获主要荣誉称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天津市第三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 2011年(退休后)以来发表的重要文论: 1《中国古代量音技术索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钟律”辨析——对中国乐律学史上一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第4期。 3《试谈宋国生教授音乐理论研究中的理性思维特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4《京房六十律“律值日”理论律学思维阐微》,《音乐研究》2013年第4期。 5《略论朱载堉与江永的“均差”律学思维》,《中国音乐学》2014年第1期。 6《中国古代律学史研究需要“接通”的思维向度》,《音乐研究》2014年第1期。 7《参加“中国乐律学史课题组”工作感言》,《中国音乐学》2014年第3期。 8《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定位的思考》,《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4期。 9《感悟李纯一先生治学思想中的“困知”精神》,《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1期。 10《寻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礼乐文化内涵》,《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11《践行史学传统叩问礼乐精详——浅释项阳近年中国音乐文化史史学研究成果》《音乐研究》2016年第3期。 12《几个学习有得的中国音乐史史料研究个案》,《中国音乐》2016年第3期。 13《“礼失而求诸野”学术传统的当代延伸》,《中国音乐学》2017年第1期。 14《一项原创性基础理论的魅力——感悟赵宋光先生创立的理论律学学说》,《音乐研究》2017年第2期。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