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武汉市黄陂区实验小学数学老师。
近日,高考生梅可完成了她的高考志愿填报。她选择了英语专业,期待学有所成后投身外交事业。
梅可把高考志愿拍照,发给了名为“最爱的teacher.张”的微信好友,一同发送的还有一套油漆已经斑驳的桌椅照片,同时写下留言:“我的一切源于这套桌椅。”
她的这位微信好友是黄陂区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张剑。为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张剑买了一套课桌椅搬进了自家客厅。放了学,她常常带着学生回家,义务辅导他们作业。
9年里,超百名学生到过张剑家中,在这套课桌椅上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好强学生因无助迷茫
梅可翻看和张剑的聊天记录,往事浮现眼前。
9年前,梅可还是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数学成绩全班偏后,那时的她学习上似乎没有任何喜悦值得分享。
“我很想变好,我也很要强,但有些题目不会做,有些知识没弄懂。”那段时间,梅可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问了一些人,都让她多练习、多复习,可是怎么练,基础知识如何夯实?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没有太好的办法。
“小学生如同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培土、浇水,一味抽象地说教甚至指责不起作用。”这是教学规律,也是张剑一切教学的基础。
棕色桌椅搬进张剑家中
笑容重回梅可脸上,源于张剑成为她的数学老师。
爱笑,看到学生时眼睛总会眯成一道缝;耐心,课堂上哪怕一个学生不懂都愿意重新讲;博学,一题有多解、一解做多题。张剑的亲和让梅可对这位新来的数学老师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她主动提出当数学课代表。
课代表常常由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既需要帮助老师完成教学,又要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业帮助。学困生申请担当课代表并不常见,张剑却一口答应。
让梅可成为数学课代表的那天,张剑买回了一套崭新的棕色桌椅放进自家客厅。第二天,张剑给梅可第一个任务:下午放学跟自己回家做作业。
学生到老师家中做作业,这对两人而言都是第一次,但这是张剑多年教学后思考的举措。
她认为,这样可以看到学生学习行为的不足,也能了解学生知识上的差异。从1998年从教至2013年,15年的教学让她明白:自己走近学生,和让学生走近自己同样重要。
10天击退数学“拦路虎”
直到今天,梅可依然记得第一次到张剑家中做作业的心情。紧张的心、颤抖的手、笔直坐姿,认真计算,不懂就问。尽管紧张,但有了行为约束,梅可集中了全部精力,那天的作业格外顺利,用时也比平常短。
写完作业,张剑就存在的问题带着梅可再次复习,对错题重新订正。张剑还帮梅可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她克服困难。作业做完,华灯初上,梅可带着张老师奖励的食品,由张剑送回学校,再由家长接走。
第二天、第三天……第十天依然如此。完成作业过程之中,梅可掌握了学习方法,数学这—“拦路虎”悄然退去。
10天后,梅可不再需要到张剑家中完成作业,她已经补上了知识的短板,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经过亲身经历,梅可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克服不了的困难。后来,梅可考取了武汉领航学校黄陂一中。
2022年6月9日18时,张剑来到高考考场前,把梅可送进考场。高考成绩揭晓,梅可超过本科特殊招生线24分。
9年坚持点亮学生萤萤之光
让学习暂时困难者到家中做作业,张剑坚持了9年。超百名学生到过张剑家中,完成作业,接受辅导,坐在这套课桌椅上奋笔疾书。
2020年7月,黄陂区实验小学应届毕业生胡征豪主动到张剑家中,看看自己用的桌椅,为张剑送上锦旗“授业一丝不苟、解惑无微不至”,棕色桌椅见证了他的变化,让他掌握学习的方法,受益一生。
2022年6月,张剑目前所教班级的小伟(化名)跟着张剑回家,坐在棕色桌椅上,开始完成作业,复习功课。9年过去,曾经崭新的棕色课桌椅颜色已变得深浅不一,桌面也有些凹陷。对这套桌椅,张剑想过更换,但学生们集体反对。
对梅可等毕业的学生而言,这套桌椅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留存着他们和张剑的相处故事;对小伟等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不想老师再为自己花钱。
“叮”手机提示音响起,张剑给梅可回消息,约定会送她去大学,同时留言:“愿你的萤萤之光,和其他孩子一起汇成民族的璀璨星河!”(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