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薛宁海

薛宁海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师

  薛宁海,从教二十二年,现任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网络工程教学系主任,从事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教学。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我们的身边,便有一位这样的“大先生”。

  他,立德树人,立德于心,获评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担任广东省中职“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他,钻研学术,潜心育人,是广州市中职信息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主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多项,辅导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一等奖。

  一、立德修身,学以养德——用言行品德引领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行动上真正入党,时刻铭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牢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薛宁海老师在中职教育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踏实勤恳、任劳任怨,一心服务学生。多年来,中职的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可能在学习习惯、个人生活管理等方面处于弱势,需要成年人,特别是中职学校的教师更细致、耐心、全方位的关怀,薛老师坚定教育信念,目的就是为了点燃学生的心中的一点光,做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20年寒假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全民抗疫战。薛老师逐一与分散在各地的竞赛组学生取得联系,确定他们的人身安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更是亲自到独自租住在学校周边城中村的小赖同学宿舍中“家访”。小赖是学校里众多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学生中的一员,父亲在深圳打工,母亲在广州已另组家庭。小赖同学个性倔强,融不进母亲的新家,妈妈因需要更多时间照顾同母异父的弟弟,他便独自外出租房。小赖同学的目标就是考入深职院与父亲团聚。薛老师没有直接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小赖同学只有4平方米大没有窗的房间添置了电扇、蚊帐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与他到麓湖边谈心,给在疫情中不断更换打工地点的年青人一点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信心。最终,小赖同学以高职高考357的高分考入深职院,完成个人的小目标。

  2021年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工作中,薛老师作为校党委教学第一支部书记,创新性地与对接高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合作,在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学生中实施“育苗工程”,在中职学段做好高年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通过启蒙教育、主题团课、参与实践学习等形式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在优秀的团员青年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细心“培青苗”、精细“选好苗”、耐心“育壮苗”、成长“留精苗”,强化作用发挥“树新苗”,引导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增进对党的感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高职学段发展党员工作“育好苗”。目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三二分段班已有15位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充分发挥了党组织优势引领青年学生队伍,新时代青年人指明了在最基层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成才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工作不畏艰难甘当先,孜孜不倦树模范。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充实自己,照亮他人,传递正气,树立新风。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薛宁海老师牢记总书记嘱托,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乐业精技,育人不倦——带领团队孜孜以求不断突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人的征程。在2019年和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薛宁海老师以优秀的管理经验与技术能力获得带领导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团队获得一等奖,2021年更是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薛老师也因此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吃苦耐劳的奉献与钻研,更是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自2008年以来,他已经连续带领该项目13年,始终以团队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专业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创新,夯基础、重实效、盯关键,逐渐磨炼成为“最强战队”。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精神诠释百折不挠的气质,通过一个项目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即便身上披覆的铠甲早已磨穿,依然胸怀豪情壮志,最后获得的是最甜蜜的回报。

  以“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的团结精神诠释共同迎战决心。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推崇团结的力量,懂得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发挥积极作用,正是通过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就能获胜的道理,只要人们一起与风雨搏斗,共同经历患难,就能够赢得最终的辉煌成就。作为团队带头人,薛宁海老师对个人技能提升与全员技能传授更为用心,爱学习、爱钻研的他持续带领专业老师们提升专业技能。在系部树立“日积一点、月进一步”的理念,根据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保持学校专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及各工位轮岗的模式,专业系部目前已培养多名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职教良师,团职中“双师型”老师占比超80%。对于系部管理经验,薛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合作和学习,他告诉大家,学习促进改变,改变才能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战斗力。工作之余,他和系部教师亲如一家,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他把系部每个人都装在心里,以温暖传递关爱,凝聚起强大的团结力与执行力。

  2020年,国家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薛老师带领网络专业教师团队,迅速响应“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证工作,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参加华为“网络系统建设与管理”(中级)考证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扎实态度落实“课证融通”工作。首年便以80人参考71人通过,通过率88.8%的好成绩,远超当时全国平均33%的通过率(参考人员主要为高职院校学生),领先于全省中高职院校,成为了中职乃至职业院校网络专业1+X考证的一面旗帜!“信职的备战真是一绝!我们都是全力以赴的,但只有信职收获了累累硕果!”,同期备考的院校里,通过率普遍在20%-50%徘徊,50%已经算是比较高的通过率,并且还是中职学校。当与其他院校领导交流时说出信职的通过率时,他们都惊讶地张开了下巴。专业建设始终保持着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学校深厚的底蕴,致力培养“大国工匠”的职业教育情怀以及师生团结合作,奋勇拼搏,全力以赴的态度。师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各类大型网络专业比赛、认证考试中历经磨难,稳中求胜。“1+X”证书高通过率,再次奠定着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全省不可撼动的领先地位!

  三、锐意创新,卓越发展——瞄准产业前沿谋划专业群建设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引擎作用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升级发展,对于职业教育一线的学校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薛宁海主任带领专业建设教师团队,不断探索,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地区和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状况,系部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实训设施基础,分别新开设,网站建设与管理、物联网技术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影像技术(网络新媒体策划)、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等专业,把原通信技术应用专业,调整专业方向为现代通信技术应用(5G通信设备),为学生发展提供新技术、新动能。同时,薛老师会同学校相关部门,下沉到我市各中小学,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带进青少年的生活中,为地区青少年的科技及职业技能教育透射一缕阳光。

  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建设,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深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努力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将专业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第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

  2020年,薛宁海老师带领团队建设省首批中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专业群,使学校成为省内信息技术类中职学校的龙头。2021年,根据目标建设任务,完成校企“双元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开发国规教材《信息技术》;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1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完成1+X证书培训65人;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实训基地1个,建设任务完成率达100%。

  四、协同育人,赋能成长——构建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正在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薛宁海老师自担任专业系部负责人起,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培养。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个人学历及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能力特点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树立技能报国的崇高理想。截至2022年,薛老师带领中职学校专业团队联同相关优质校企合作企业,主动与高职院校深入学习交流,2010年起分别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跨境电商三个专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网络新闻与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广东水利电力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等达成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协议。其中,合作院校8所,合作专业7项。系部的中高职衔接三二贯通培养招生招标从2010年50人,经过多年沉淀积累和拓展,2022年超500人,为中高职衔接学生培养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为本地区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作出一定的贡献。薛宁海老师参与的“产教融合视角下的‘三联四共’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路径实施探索——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获得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努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新的提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

  2014级软件技术专业连泽全同学作为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输送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通过中高职衔接培养,及学生个人的努力,连同学一路通过“专插本”考试升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本科学习后又通过研究生考试,考入技术师范大学软件技术研究生。今年,连同学将与他拥有相似升学经历的小伙伴回到母校,进行教育教学实习。多年的职业教育,为这些优秀的同学心中种下技能强国的种子,曾经有人说:“一个人爱上小溪,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而如今我终于可以说,我已见过银河,但我仍只爱你这一颗星。”薛宁海老师坚信每一颗这样的小星,终会汇成职业教育的璀璨星河。

  2021年8月,荣获“2021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猜您感兴趣

师德楷模

薛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