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雪,女,1992年2月出生,承德市隆化县章吉营中心小学教师。谭老师自2013年上班以来,一直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工作于乡村小学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七年多,她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爱岗敬业 勇担重任
2013年暑假开学刚到工作岗位的谭老师,人生地不熟,她不禁有些茫然,学校领导让她就任于六年级语文。她心里很忐忑,刚大学毕业能教好六年级吗?茫然归茫然,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她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爽快的答应下来。由于刚开始不熟悉业务知识,她借来了一系列资料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样教语文》等等,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有时间便积极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课,听讲座,在熟悉的基础上并尝试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她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地完成备、上、批、辅、考“五认真”工作。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下来,她对业务知识越来越熟练,上起课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在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她的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她更加精心的组织备课讲课,更加强了课后辅导,几乎每一天的晚自习都去教室转上一圈,解决学生的疑惑问题。最终在小考中以优异的成绩,给校领导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无止境,谭老师一直没有停止追求的步伐,谭老师在2014年在“双研读双反思”活动暨教师素质大赛双百教师知识大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5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评选中荣获市级二等奖。2016-2017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17年“微课程大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2017年度荣获政府嘉奖。2019年书香承德青少年读书大赛中先后荣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2019年2020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荣获县级二等奖。
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谭老师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貌,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以自我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我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她当班主任这七年多,她要求学生不迟到,她自己从不迟到。她要求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她就不要乱丢果皮纸屑。她教育学生讲礼貌,她会主动向学生问好,说多谢谢你之类的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她。她要求学生多读书,她每天午饭之后就会定时悄悄的进教室,在最后一排安静的读自己的书。每一个后进教室的孩子看到她后也都很自觉的坐在位上读书。于工作能深入细微处,她的班里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几乎没有迟到等不良习惯。她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级集体”被学校评为“礼貌我先行先进团体”“书香班级”。
爱心投入,心系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谭老师认为单纯的“班法”实际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待纪律问题学生,谭教师会十分细致的调查和疏导,用关心和“爱”来感化,用“情”来引导,或鼓励,或激将,或提醒,经过各种方法让“爱”充满学生心中,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农村“留守孩”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势必造成不良的影响。相当多的外出务工家长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对于这些孩子,谭老师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他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谭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了解,很关心,她以妈妈般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孩子成长。为了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她自掏腰包为班里的贫困生买文具用品、生活用品。谭老师班级有位田同学,由于她的家境困难,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一直和八十多岁的爷爷在家,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成绩差,生活能力差,谭老师经常和孩子谈心,像妈妈一样为田同学洗头发、剪头发、剪指甲,教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田同学终于找回了自信,成绩也有所进步。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谭老师特别注意培优补差工作,每天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为孩子无偿的辅导,直到他们弄懂为止。2018-2019学年度谭老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谭老师也被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
“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老先生朴实的话语对她的启发使她受益匪浅,如今,她一向坚守在乡村平凡的岗位,努力用心书写教育人生,虽不辉煌,却时时以实际行动演绎着一名年轻教师的风采。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