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洲,男,1961年9月出生,蒋湖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30余年,先后被评为“天门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天门市优秀教师”“天门市优秀班主任”。
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朱平洲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尝试,探索灵活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以新的教学理念支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位典型的学习型教师,长年的累积使他拥有厚实、丰富而系统的专业知识。朱平洲撰写的《浅谈物理“生长性”教学方式》《农村初中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等教学论文也多次在教育杂志发表。此外,他还经常上示范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他始终以“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为教学活动目标,努力寻找每一堂课的激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唤发出物理课教学的生命力,顺利实施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他的学生评价说,朱老师的课,通俗易懂,听得轻松,记得牢固。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这种爱蕴涵在为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朱老师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病了,他可以替他们买药;没钱了,找他借;父母在外打工,他可以给他们一些家长的爱。他总是倾注耐心,用自己的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凭着足够的耐心与宽容,与学生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
乡镇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班主任都得操心。朱平洲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从清晨到深夜,他总是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以上是常态,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他觉得:班主任,对家长,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自己的奉献。
从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朱平洲在基层一呆就是41个年头,他多次放弃了调动的机会,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不转行?为什么不往高处走?”对此,他平淡地说:“我是农村人,理应为农村建设出一份力。”
弹指一挥间,41年过去了,朱平洲在基层教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同事的赞许,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朱平洲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着,“辛勤耕耘,桃李芬芳”正是他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