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作良,武汉七一中学体育老师。
每天清晨,天色还朦胧未醒,七一中学门卫首先开门迎来的是一位健壮的老师来到校园等候田径队员的到来晨练;每日下午四点二十分这位老师又骑车从华源校区匆匆赶往本部田径场训练,一直到街头华灯齐放,月上枝头,他才离开校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刚过40岁的汉子两鬓已现多髻白发;他手上的队员走了一拨又一拨……早的队员岳俊已凭借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成为国家航空航天人才,段泽翔、杜龙杰、熊佳文已从武汉体院毕业参加工作多年;近年的李玲、邹钱、张玄、陈捷、周聪已是省田径队、击剑队队员,还有的毕业参加了东西湖女足、北京城建女足,有望成为“铿锵玫瑰”,每年教师节他都会收到队员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贺卡,祝他平安健康幸福!是的这位学生们初中时代的教练,他朴实严谨,管教管导,爱生如己;工作训练中那么多的困难与压力压不垮他;致命的车祸摧毁不了他;他太值得他们回忆与尊重。他就是今年的区“十佳教练员”七一中学任作良老师。
1994年7月,刚刚体育大学毕业的任老师拎着简单的行李和一个装有体育专业书籍与资料笔记的厚大纸箱到七一中学报到,三个篮球场大的操场,没有跑道,几个铅球、4床厚薄不一的垫子,这就是当初这所市级示范学校的体育设施。七月流火,他立即投身到学校的暑期体育夏令营中,带领王瑶、平恒、刘娟等队员辗转到雷院进行封闭式训练,而后江滩、沿江大道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热情满怀的年轻体育教师在带学生训练。当年的10月,队员王瑶就在女子3km竞走中破区运会记录,平恒破三项全能记录,学校的男女团体总分名列单设初中组第一名,他的工作立即得到领导的肯定,被提前半年转正定级;1995年9月,区教委授予他“青年突击手”称号。
在七一中学体育教研组中老年体育教师吴梅屏等老师的指导带领下,他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迅速成熟提高。l996年12月,在江岸区青年体育教师体育课评比中获甲组二等奖;l997年7月代表江岸区体育教师参加武汉市青年体育教师“四个一”活动获二等奖;江岸区一等奖;1998年11月,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优活动“三个一”竞赛荣获省三等奖;1999年7月,江岸区中学体育教学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2001年9月,因为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区优秀体育教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一连串的获奖成果,体现了他扎实、上进、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与深厚的体育文字积累,他非常注重体育训练知识的收集、学习与借鉴,自大学至现在关于体育的训练专辑、笔记已做了多本,其中关于田径训练方法除了撑杆跳高、链球、3000m障碍跑外的所有项目,每个项目经典实用的训练方法不下20余种(其中大多是技术与力量训练方法),正因为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字理论积累沉淀,加上近l3年的实践运用,使他摸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来带队训练,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另外关于运动员营养恢复问题,他也认真学习,总结运用。看重队员的营养、恢复环节,有些小队员爱挑食,吃零嘴代正餐,他耐心说服教育,晓以利害关系,要相信学生还是尊重老师的教导,相信科学膳食。近年来自学研习的专业书籍有武汉体院胡亦海教授编著的《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原我国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多次打破全国记录的胡祖荣编著的《身体训练l400例》;胡利军编著的《现代科技与体育》等,学习要领、心得体会记满了几个笔记本。
该同志十余年来乐于奋斗在一线体育基础训练工作岗位,甘于寂寞,对于学校业余体育运动队训练有他自己的训练理念与原则,其中“一个都不能少”与“一个人也要练”的训练理念始终牢牢把握,由于七一中学地处江岸老城区,校园面积狭小,三个年级60个班,原来仅3个篮球场大(06年才套建一个200m田径塑胶场地),训练的场地器材条件是较差的,有些队员长期在水泥地、沥青地训练,受伤者众,或身在实验竞赛班学业功课紧,不能来训练,任老师不知打了多少电话,尽量保证全队全员全勤训练;即使因种种天气和人为因素仅有1.2名队员,他也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训练,给没来的队员一个强烈的“磁石效应”,这也是这多年来,七一中学这一市级示范的单设初中学校每年在区中
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能保持团体总分位居单设初中前列的原因。他的训练是勤勉、踏实的,他一直信奉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天道酬勤,跑道罚懒”,他鼓励队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就是“一滴汗水,一分收获”。
在他的辛勤训练下,2001年7月,队员邹钱、张玄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邹钱获400m第四名,张玄获110m栏第五名,历年共有三十多名被市二中、六中、汉铁高中体育优录。
多年的带队训练使他与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所带田径队队风良好,既训练又育人。例如:2004届体育生张希品学兼优,运动成绩佳,被评为当年市级三好学生,张希同学被《楚天金报》“教育在线栏目”专访报道,历年来多名队员中考时凭借文化成绩,就被二、六中、铁中正式录取。他的训练方式与执教思路被历来的家长认可与支持。
任老师除了在田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成绩外,在篮球竞赛训练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训练带领七一中学男子篮球队首次夺取武汉市中学生初中组篮球冠军,球队被武汉有线体育台《点击NBA》栏目采访报道,暑期滚动播出,成为名校“减负增效”的典范。
2004年大年初四,乡下年味正浓,为了赶第二天早上的训练任老师不顾亲友们的极力挽留,晚上骑摩托车赶回汉口,中途罹遇车祸,重伤右眼,连夜在协和医院抢救,但伤势太重,右眼失明……第二天早上当队员得知车祸时,全部涌人病房,师生痛哭失声;他们不相信与他们朝夕相处,风雨与共的教练就此不能再带他们的训练,任老师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在阵阵痛楚中苦苦思考自己的体育教师生涯是否就此划上句号……但是学校领导同事连绵不断的关爱与鼓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马汉文、蔡晟等局领导、区体卫站张明辉书记等领导的亲临病房探望,鼓励使他又树立了重新“站起来”的强大信念与勇气。随后半年中,他积极辗转北京与武汉,请中国最好的眼眶病医生治疗,3次手术,耗费巨大,医疗费不够,七一中学领导带头募捐。当年9月中旬,他又奇迹般重返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岗位,他决心要以自己的行动报答区、站、校领导、同事的关怀,报答江岸教育!从此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教学训练工作中,得到学校的肯定及队员的尊重,家长的认可;2005年10月,在武汉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学组二等奖;江岸区一等奖;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为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市运会竞赛目标作出重大贡献,被区教育局发证奖励;2007年6月,被武汉市中学体育教学理事学会接纳为会员;2007年11月,参评中学高级体育教师,获得通过。
梅花香自苦寒来,2007年5月所带队员竹名扬同学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初中男甲组五项全能第一名并打破该项目市运会纪录,打破了在该项目上硚口区的长期垄断前二名的状况。
他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片组组织的训练研讨活动和专业知识培训,有较强的训练科研水平,在体育教科研方面也肯钻研,勤于动脑动笔,论文屡有发表,l998年5月论文《WTR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获省级课题《学校主体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2000年6月论文《青少年田径训练、泳池训练法新探——利用水的浮力与助力提高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获武汉市青年体育教师“四个一”活动一等奖;2004年I2月论文《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愉悦因素》获江岸区教育学会年度“三优”论文评选二等奖;2006年4月论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公开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0卷第4期);2006年6月论文《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公开发表于《体育成人教学学刊》(第22卷);2006年7月论文《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与教师自我实现的研究》公开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7月刊第40卷);2006年10月论文《在学校里如何增强学生体力》江岸区教育学会论文交流;2006年12月论文《学校现现奖及对策研究》被市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优秀论文。
任老师言传身教,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从不体罚辱骂队员尊重学生的人格,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例如:2006届新体育特长生郭飞家庭贫困,训练缺乏营养,营养恢复条件很差,任老师从生活和训练当中关心爱护他。使他学、训兼优,他担任八年级二班班长第一批入团,并且在今年区运会比赛当中战胜二、六中的强劲对手。勇夺男子400m跑第一名、800m第二名。
2012年10月对于任老师来说注定是个收获的季节,厚积薄发——在2012年江岸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任老师所带的男队首次夺得江岸区初中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打破了武汉六中垄断二十余年的局面。队员获5个单项第一,囊括 接力和 接力两个第一名,许多教练感慨地说:“任老师太不容易了!他是干出来的……”
目前,任老师正带领5名区集训队队员进行紧张的集训,为2012年11月的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备战,准备着为区教育局下达的市运会竞赛目标贡献力量……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