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丽旻老师,中共党员,1997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武汉市七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十九年的教学生涯中,她立足平凡岗位,追求卓越业绩,立志成为精彩教师。
一、守纪遵纪,廉洁勤勉,体现共产党员本色。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梅老师将从事党的教育事业作为终身事业,要求自己的行动能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成为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她恪守党章及教育法律,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严格自律,坚决不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一心耕耘,无私奉献,主动提高工作标高,自觉加班,义务为学生补习;在团队中,她担任班主任还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勇于担当,甘于吃亏,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同志,发挥团队合力。在领导同事眼中,她是一个有友善正直、踏实肯干、富有教育理想的热情的组织者、行动者;在学生及学生家长眼中,她是一位温柔宽容、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师德高尚的良师益友。
二、热爱生活,钟情教育,彰显师者独特魅力。
梅老师爱美,气质清雅,有现代淑女的风范;她爱生活,能发现每一天的精彩,将微笑当作自己最好的名片;她懂生活,缝纫、唱歌、阅读、旅游、运动、是她生活中的快乐法宝;她热爱教育,能用心沟通,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访谈,能全情投入,忘掉病痛与烦忧;她会教育,能以从容的教育心态举重若轻,以高度的教育智慧化繁为简,以生动形象的教育语言因势利导;她爱学生,特别关爱后进生,爱中有慈母心、朋友情、师长谊;她懂学生,懂得这个时代少年的特质,懂得少年的梦与痛,渴望与呼唤;她爱世上一切真的东西,例如:真心、真诚、真学问、真性情、真教育……作为教师,她致力于让自己的每个学生拥有幸福感;作为班主任,她将以人为本作为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成长中的能量,让班级成为师生感受生命价值的精神家园,成为达成师生心灵互动的乐园,更成为成就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梯;当她的学生,就会被她的独特魅力吸引,就会感觉自豪而又幸福!
三、探索创新,实践“微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梅老师立足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实际,不断探索、创新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实践一班之内的教育教学“微改革”,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发展。
(一)语文教学上,探索、践行生态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梅老师的教学理念是:打造有魅力、有内涵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她秉持“大语文”的观念,在教学中着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以广泛的阅读与“每日读思”、“读书札记”等自由写作训练及“我评时事”、“名著大家谈”等口头表达训练为载体,打开学生视野,加大学生思维的力度,让学生在阅读、写作、表达中厚积、精思,逐步提升语文素养,成为有智慧的生动的人。
她大胆变革语文教学方式,探索践行生态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梅老师将语文阅读课堂的具体流程分为:“导--读--悟--结--练”五个环节,梅老师将该模式基本点定位为:“两个坚持”,即坚持素质教育,坚持教为学服务。她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自在地学语文;她设计富有浓浓语文味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熏陶中学语文;她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立、自信中学语文。
课堂变革与语文学科活动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升了,分析问题更有深度、更全面了,能越来越大胆地表达个人独立见解。形成了班级文集《每日读思》,共有30余人次在市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奖,30余人在省市书信大赛中获奖,20余人次在楚才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祁雯诗同学获2014年楚才作文竞赛特等奖,被江岸区人民政府、江岸区委评为江岸区“读书之星”。以2016年中考为例,她所带的两个班的语文人平分均居同类班级第一名。
(二)班级管理上,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成长的平台。
1、建立了由班级志愿者团队构成的班级组织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梅老师在班级推行志愿者申报制,人人都是志愿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参与班级事务,将班级建设成为志愿者之班。只要学生能做的事,就让他们放手大胆的自主创新、自我管理,允许他们犯错误。人人参与班徽、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的制定,人人承担团队责任、班级责任和自我成长责任。意在借此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做到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相结合。全班共形成“班级天使志愿者团队”、“班级特色活动策划志愿者团队”等十六个志愿者团队。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现了自我成长,获区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称号,历届班级团支部均被评为区先进团支部。
2、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班级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如:班级聊天会、班级棋王争霸赛、赛诗会、女生会,“趣运喜乐会”, “精彩成长树”系列活动、学生个人漫画展、“童心不变老,青春不打折”六一庆典、“奔跑吧,2班”冬季锻炼活动、“精彩2班,非同一般!”元旦庆典、“比一比,帮一帮,一起飞”互学助学活动,以及由孩子们策划并主持的各类特色主题班会等,要求学生必须撰写活动策划方案,并用自制的ppt作为活动辅助展示手段。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里挖掘出了自己的一部分潜能,展现出了青春的精彩,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近年来所带班级每年都会在全校科技艺体节汇报演出中上台表演。多名学生获市艺术小人才比赛一等奖,市区模型比赛一等奖。班级的主题班会《拥有好心情》获区一等奖,《走进中华传统文化》获市专家的高度评价,《成长启示录》在湖北电视台“非常班会”栏目中全程播出。
3、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开展“少年心,中国梦,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参加为老区孩子、“流动的花朵”捐献课外书等公益慈善活动,逢年过节到福利院和社区慰问老人和残疾人等。她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利用寒暑假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参加学校组织的评选。多位学生的调查报告在市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获一二奖。2015年4月,梅老师班上开展的“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在武汉市电视台、湖北经视播出。
4、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包括“创新之星”在内的“班级十星”的评选,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总之,梅老师秉持现代教育观念,积极实践的教育教学“微改革”,舞台虽“微”,但对班级学生的发展却意义重大,它激发了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动机,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发展、表现自己的舞台,促进了班级学生的多样发展。
四、投身教研,勤于反思,追求专业化发展。
梅老师在专业发展上目标明确,就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她力求做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断追求新知,并进行深刻反思,获得新的思想和不断发展的活力;做一名教育专家,专业知识渊博、精深,对教育发展高瞻远瞩,不断创新,勇于实践。为此,她为自己的发展制定了可行的短、中、长期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靠近目标。
她主动学习,能以求知为乐,勤于钻研教育教学专著。她业余自费刻苦攻读,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善反思,勤写教育教学随笔,能从教育细节中总结出规律,撰写了教育日志论文100余万字,90多篇论文获奖,教育教学论文,共有90余篇获奖,10余篇发表在《人民教育》、《湖北教育》、《班主任》、《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生阅读》等国家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历年来,她在学校所承接的7个教育科研课题中担任主创并获成果证书,体现出了很强的科研能力;她订阅有关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的期刊,上网浏览专业网站,用心搜集专业发展最前沿的新动向、新信息;她不断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如使用电子白板、制作课件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要求;她关注身边的生活,将更多鲜活的课程资源引入学校教育之中;她向实践学习,总结出真知灼见,并活学活用,建构有生命力的教育过程;向教育名家学习,如听讲座、阅读教育著作等,并将从名师身上学习的思想方法,积淀内化为自身的理念能力。
她担任七一(华源)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起到了学科教研的引领作用。她以讲授市、区、校各级公开课、观摩课及讲座、团队互动、个别交流、带徒弟等形式,带领全组老师深入探讨新课标的精神及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转型,努力推动学校语文课堂效益的提升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近年来的中考中,七一(华源)中学语文学科成绩稳居全区首位。全组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好课评比及论文评比中获奖。2014年,七一中学语文教研组撰写的《初中语文生态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被评为区优秀教学模式,七一中学教研组也被光荣地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历年来,梅老师担任了6个班级的班主任。这些班级全都在她的带领下越变越“牛”,逐渐成为学校的“明星班级”。班级环境优美有特色,班级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厚,历届中考成绩优异,其中2010、2013、2016届毕业班均有二十余人上武汉二中线。历年来共有1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区各类学科竞赛及文体活动中获奖。2002、2004、2009年所带班级三次获江岸区“先进班集体”称号;2005、2010、2015年所带班级获武汉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而梅老师本人,也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艺不断精进,在教学境界不断提升。历年来获得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荣誉、成果一百余项。2013年10月,她获得了武汉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同时11月获湖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3年,她作为武汉市唯一代表,在湖北省德育年会上作专题发言,汇报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理念及作法,获得了与会专家及代表的高度评价。还参加了“省1+8城市圈”教育交流活动,受邀为黄石市教育局“个性班主任”培训班作关于班级管理的报告,被聘为黄石市教育局及西塞山区教育局班主任培训授课专家,同时她还被江岸区教育局特聘为教师培训授课教师、区中学青年班主任工作室导师。近年来,她在七一中学的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中作了十几场报告,也受邀在全市十几所学校作了教育教学报告、交流,在区教育局举行的教育教学会议、活动中汇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2014年9月,她获得了武汉市中小学“十佳班主任”的殊荣。2015年11月,在武汉市教育局现场会上,梅老师受邀作了专题汇报、展示,获得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18年间,梅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倾尽心力与真情,无私奉献,身正示范,收获的不止是成绩,更有学生的爱,学生家长、同行的支持、肯定。“梅老师,我们爱您!”是学生们的毕业心语,“读初中就要到七一去上梅老师的班”是许多曾经的学生家长给亲朋好友的建议。“向梅老师学习”也是许多了解她的年青教师的志愿与行动。
教育之路仍在脚下延伸,愿梅老师继续她对卓越的教育境界的追求,一天比一天精彩!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