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双,女,汉族,中共党员,思源实验学校教师。2014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有近5年的教龄,任教期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尺讲台是人生舞台,白色粉笔是人生画笔。热爱教育,正深情演绎精彩的人生,并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把更多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用辛勤的汗水、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丰硕的成果。
关爱学生,奉献爱心
作为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当时班里有一名男孩,他上课纪律松懈,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而且爱与同学发生矛盾。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负责的班主任及时地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这次家访中,班主任了解到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父母离异,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只留下这么小的孩子,奶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陈老师明白了,因为他缺少母爱,才形成了这种性格,唯有母爱的呵护,才能让这棵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唯有母爱的滋润,才能抚慰孩子心中的不平,弥补孩子心中的缺憾。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在公共场合向其他同学讲他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他补习功课,教给他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时不时给他进行心理辅导,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会带给他。为了让他合群,尽早融入班集体,让他担任本组小组长,锻炼他的胆量和责任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在课堂上勇于举手回答问题。他的爸爸更是充满感激,每次打电话感谢班主任的付出,非常支持陈老师的工作。正是因为这件事,学生和家长对陈老师好评如潮,对她更加信任和拥护。
教育教学,注重实效
现代教育,是要让学生受到均等教育,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陈老师都注意观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发展机会,抓住最佳时机教育学生。
陈老师经常教育学生,光有好的品德,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没有本领,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陈老师平时认真备课,有的放矢,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力求掌握知识少而精,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加强作业完成管理,每组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因材施教,对后进生个别辅导,进行追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绿色生态课堂”的小组合作模式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内容;把“合作探究”作为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武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巩固建构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注重读写结合,使学生的朗读、写字、作文均有提高。
终生学习,立志做学者型教师
享受教育,收获快乐。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自毕业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课,目前还要负责班主任工作、教研组工作、小学部校刊征集,但是陈老师并没有顾此失彼,在认真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余,陈老师仍抽出时间除了学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主题专座、网络研修,陈老师还经常向有经验教师取经并听课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提高自己的最直接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正是陈老师的不懈努力,才有机会连续两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