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电子通信 > 刘凇佐

刘凇佐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凇佐

  刘凇佐,男,汉族,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哈尔滨市青联常委。指导研究生29人,留学生9人,指导学生获全国“创青春”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研究水下语音通信技术,应用于我国潜艇某通信系统;研究的仿生通信技术,为潜艇隐蔽通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主持开发系列化声学释放器,实现海洋仪器设备可靠回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事迹详情:

  一、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将为党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视为己任

  刘凇佐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教育报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理念,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育人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务,将其全面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培养中,时刻以一名新时代合格的高校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教学及科研任务。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刘凇佐从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出发,围绕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潜心提炼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刘凇佐,通过班会团活、走访寝室、与学生座谈、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展开深度交流,关注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践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院训,树立“为船、为海、为国防”的家国情怀。

  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刘凇佐承担本科生《通信原理》、《声音与海洋探索》,研究生《海洋生物声学信号处理》,留学生《水声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优秀,广受学生好评。授课过程中,他有意识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水声工程事业的优越性,水声领域工作者的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等元素,将特色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论紧密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行业自信心。

  在社会实践教育方面,刘凇佐通过带领学生赴中国船舶有关企业,以及赴莲花湖、松花湖、千岛湖、东海、南海参加湖上及海上实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并实现核心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除此之外,他注重培育学生参与并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次参与创新科技大赛,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在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深海装备护航者——助力全球海洋设备精准回收”获得金奖;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海洋智能中端”获得金奖。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整合能力、创造能力等,实现人才培养中心从“知识给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凇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荣获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被授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先后担任3个本科班级的班主任,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他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先后被评选为中国“互联网+”优秀创新创业导师,黑龙江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他指导的学生发表过多篇SCI论文,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省三好学生等荣誉。他的学生们毕业后,积极投身国防院所和部队系统就业,并成为单位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二、科研攻关,开拓创新,投身水声工程事业助力建设海洋强国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刘凇佐踏踏实实,在水声通信技术、海洋生物声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主持开发了系列化声学释放器。他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基于海豚叫声的伪装隐蔽水声通信算法,并通过外场试验证实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发表了该领域的首篇SCI论文。在欧盟FP7SUNRISE项目支持下,他独立完成北约水下研究中心(NATOCMRE)提出的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水声通信标准协议JANUS的仿真与实现工作。

  2016年5月,世界首个具有全双工通信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在乔钢和刘凇佐教授带领下研制成功,使我国在水声通信领域获得了飞跃性的进展。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刘凇佐带领团队继续潜心研制,攻克干扰抵消等关键难题,实现水声通信同时同频,使中国水下声通信,开启“5G”时代。

  在关注水声通信高效性的同时,刘凇佐也致力于解决水声通信的隐蔽问题。提出采用海洋生物叫声作为通信信号,从仿生伪装角度实现水下隐蔽通信,发表了本领域首篇SCI论文,并在国际上引领该方向的研究。提了生物叫声建模、仿生通信算法、仿生通信性能评估、仿生通信战术使用方法四位一体的仿生伪装水声通信技术理论研究框架。

  截至目前,刘凇佐共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8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7项,以及10余项横向课题,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工程技术一等奖等。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科学家精神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2005年6月1日,刘凇佐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凇佐政治立场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哈尔滨市青联常委,刘凇佐积极参加青联活动,增强表率意识和自率意识,砥砺前行服务青年群体。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凇佐具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并积极开展支部党建活动,参加中国科协党校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黑龙江省青年人才新时代“爱国奋斗、建功龙江”国情省情研修班,增强爱国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明确前进方向,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猜您感兴趣

电子通信

刘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