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士寒,男,汉族,1993年8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中心站务部兴国站区值班站长。
乘客晕倒,他火速启动应急救援程序。2022年6月6日17时许,在青岛地铁1号线沧安路站,60岁的市民周先生突发心脏疾病倒在了进站楼梯平台上,就在家属手足无措时,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中心站务部兴国站区值班站长岳士寒快速响应,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车站各岗位,A口楼梯平台有人晕倒,请立即联动!”在乘客倒下后,一名地铁司机、一名地铁保洁班长先后发现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车站控制室,沧安路站值班站长岳士寒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程序,与车站民警快速赶至现场。
当发现周先生面容紫绀,呼吸微弱,岳士寒的第一反应是“不好!可能是突发心脏疾病。”乘客生命危急,车站工作人员马上组织人员抢救并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准备心肺复苏,一边拿取车站配备的AED。岳士寒担心周先生着凉,脱下外套垫在其身下,并与民警调整乘客姿势,开放气道,在17点20分,进行第一轮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岳士寒跪在周先生身侧,双肘伸直一次次用力下压,并时刻关注周先生的状态。直到17点21分,他发现周先生依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从“死神”手里挽救生命容不得半点拖沓,见此情形,岳士寒果断在周先生对应位置贴上了电极片,启用AED为他进行第一次电击除颤,并配合开展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与此同时,120急救中心电话接通,通过线上参与到救治中,岳士寒又使用AED进行了再次电击,间隔按压的操作没有停止。
经过3次心肺复苏、2次电击过后,17点26分,晕倒乘客周先生终于有了呼吸,120医护人员此时也抵达了现场,“接棒”岳士寒,继续对周先生进行心肺复苏,一名天使救援志愿者后续也加入到救助当中来。
危急时刻,应急救援技能立大功。在完成初步救治后,周先生被众人抬出地铁站,送往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如今,周先生已顺利康复。
7月12日上午,周先生的儿子将一面写有“救急扶危 尽职尽责 热心专业 情暖人间”的锦旗送到了岳士寒的手里。面对父亲的救命恩人,他情绪激动地表示,医生说父亲是突发心源性猝死,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康复,都是因为地铁工作人员的抢救非常及时。
回想起那惊险一刻,沧安路站值班站长岳士寒至今记忆犹新,他表示:“当时自己没想太多,就是马上救人。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肯定会有一些紧张,不过平常我们演练过很多次,也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吧。”
据岳士寒介绍,之所以能够在危急时刻顺利地救人一命,主要归功于前期参加过多次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援培训。“青岛地铁邀请具备专业资质的生产机构,定期为我们车站一线人员开展覆盖式的技能培训,保障每个班组均有可熟练操作AED的人员在岗,通过日常演练,不断夯实业务,让我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有效开展救助。”
这不是他第一次出手救人。此后,岳士寒和同事们在地铁口抢救生命的故事被《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生活日报》、青岛新闻网、闪电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其中,青岛新闻网微博发布《男子心脏骤疼,青岛地铁6分钟生死救援》引发同城热度过万,达到微博热搜青岛同城榜第一名;抖音发布《青岛地铁6分钟生死救援》达到近400万热度,15万人同时观看,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点赞和好评。
面对超高的关注度,90后的岳士寒却显得十分平静,他表示:“我们青岛地铁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该出手相助,而不是坐视不管,这是我们的职业素养。”
其实,这并不是岳士寒第一次出手救人,早在8年前,还在哈尔滨老家工作的他就曾为一位突发心脏疾病的老人做心肺复苏,并成功将老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进入青岛地铁工作的6年时间,他更是无数次护送行动不便的乘客,多次帮家长找到在车站走失的小孩,帮助乘客寻找到遗失物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像这样的好人好事,他几乎每天都在做。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