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英,女,汉族,1962年10月出生,群众,许商街道西八里村务农。 百善孝为先,在孝敬父母方面,许商街道西八里村说起孝顺媳妇王俊英,无人不知无人不夸。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王俊英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1995年,王俊英公公突发脑血栓半身偏瘫,婆婆身体一直多病两年后就去世了,王俊英扛起了照顾公公的责任,对老人全心全意照顾,喂饭、洗澡、换尿布、刮胡子、理发、剪指甲…… 9000多个日夜,她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20年如一日。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垂怜这个柔弱的女人,2018年,王俊英的丈夫在外打工突发脑血栓被紧急送入医院治疗,出院后的丈夫说话吐字不清,口水直流……吃饭只能靠人喂,连坐起来的能力都没有了,需要人寸步不离地照顾。这件事情犹如晴天霹雳,在这个家庭里掀起巨大波澜,再次给一家人心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望着情绪低落不能自理的老公和愁容满面还在上学的两个女儿,面对巨大经济压力,王俊英一时心如刀割,茶饭不思,短短时间里,她的两鬓生出些许银丝,人也变得面黄肌瘦。 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她的心中有苦也有痛,有累也有忧,然而困难并没有打倒这个坚强的女人,经过一段时间平静下来后,王俊英暗下决心,只要公公还有一口气她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从下这个决心开始,王俊英把自己与这个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料公公、丈夫衣食起居的重任,就这样一年一年从无怨言。每年农忙时节,王俊英一边忙着农活一边精心照顾公公丈夫,端盆倒水、喂饭穿衣、翻身擦背等所有事情都是王俊英一手包办,尽管忙得团团转,她却从未抱怨过一个字,叫过一声苦,村里村外都被王俊英对公公、丈夫的精心照顾所感动。 人病了可是日子还要过下去,家里还有上学的女儿,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王俊英又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家,忙得一刻都不停歇,周而复始,二十五年的时光就这样静静流逝,她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受再大委屈也要挺过去,一家人一个也不能少!公公年岁已高,多次发生抽搐现象,而且都是在夜里,王俊英几乎每天都在夜里听着公公动静,一有不对就赶快查看,洗衣服成为了每天都要做的,因为老人大小便失禁又不能自理,虽然那气味让人难以忍受,但她从未嫌弃过,她还是这个家的心理调节员,病中的公公和丈夫情绪经常急躁爱生气,她像哄小孩子一样哄着他们而她自己的情绪无人诉说,村里人问起来,她总是笑笑说“没事”。 提起儿媳王俊英,老人说自己刚得脑血栓的时候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可儿媳不嫌弃他,大小便失禁,都替他擦洗,这么多年了自己说话越来越清楚,并且从患病起就没有得过褥疮,一提起来老人总是忍不住流下眼泪说“我命好,要不是她这样照顾我,我命都没了,儿子还这样,真是亏了我这个好儿媳妇。”对于老人的称赞,王俊英连连摇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么多年确实很累很苦,但是看着老人一天比一天好我就有干劲!” 虽然生活上的重担在肩,王俊英还不忘热心帮助他人,耐心调解邻居之间矛盾,村里谁家有矛盾了都愿意找王俊英调解,哪家有困难了王俊英都过去劝慰搭把手,她总说受乡亲们照顾太多了,她用她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出嫁后因为勤奋孝顺也被出嫁的村庄连连称赞,同时两个女儿也学着照顾父亲和爷爷,替王俊英分担了很多。 从青丝到白发,面对行动不便的公公和偏瘫的丈夫,王俊英坚持悉心照顾、无微不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格,用不离不弃谱写了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用无怨无悔将人间大爱撒播在许商大地。王俊英连续10年荣获许商街道“好媳妇”荣誉称号。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