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师达同志是基因组学应用领域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带领团队在癌症精准检测领域完成多项临床测序技术开发和资质申报,推动首个基于国产平台的癌症基因检测试剂盒获得市场准入,打破国外应用垄断。新冠疫情期间作为“火眼”实验室国内总指挥,他赶赴武汉一线,在政府全力支持下,带领团队一周建成高通量自动化新型核酸检测实验室——武汉“火眼”实验室,并将“火眼”模式复制至全球,以先进科技和工程化模式提高各地核酸检测能力。
事迹详情:
新冠疫情是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挑战,规模化标准化核酸检测是救治环节之前的另一主战场。作为湖北籍的基因检测科研工作者,朱师达同志认为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帮助家乡打赢疫情阻击战。武汉封城第三天,暂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双胞胎宝宝,主动请缨的他逆行武汉,作为华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前线指挥负责人统筹前线各项事宜。
病毒核酸检测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前哨”,是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金标准”。为尽快向各级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检测试剂盒,提高全国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他带领团队克服春节封城时期人手短缺、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困难等不利因素,持续提升试剂盒产能,全力保障试剂盒生产供应。2月初华大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日产能已达到10万人份/天,后期进一步提升到百万人份/天。
华大在1月底宣布向武汉及湖北地区捐赠共计12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朱师达和团队马不停蹄驰援各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仙桃市疾控中心、襄阳市疾控中心……他将紧缺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亲自护送到医务人员的手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主任李一荣接到捐赠的试剂盒时说:“有了试剂盒,医生就相当于士兵有了枪!”
随着疫情进展迅速,各方专家与政府达成共识,大幅度提升检测能力成为“纾临床诊断之困,解社会恐慌之压,破武汉封城之局”的关键。在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朱师达及其团队与合作方高效协同,火速建设高通量自动化新型核酸检测实验室——武汉“火眼”实验室,其主体施工仅用5天时间即告完成。
建成投入使用后,“火眼”实验室即迅速承担起武汉和周边地区疑似患者确诊和高危人群排查检测工作。实验室的每一个结果,对送检者而言,意味着能否“有一张病床”,更成为能否“告别病房”的重要依据。为了积极响应武汉“应收尽收”工作、坚守“日清日结”承诺,朱师达及其团队昼夜连轴优化和测试检测方案,使武汉“火眼实验室”实现24小时作业,样本检测全流程提速近3倍,每日核酸检测通量高达2万人份,成为“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众多抗疫堡垒名副其实的“前哨”,极大缓解疾控部门和临床一线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压力。武汉“火眼”实验室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样本超73万例,为湖北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恢复社会经济有序运转提供科学保障。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很多国家和地区缺乏规模化核酸检测能力和应对体系。基于“火眼”实验室快速建设和运营的丰富经验,朱师达从2020年3月起作为国际“火眼”科技指挥部管理成员和国内“火眼”实验室总指挥,将“火眼”模式成功从武汉复制至全球。截至日前,华大已在北京、武汉、深圳、香港、石家庄等19个主要城市运营“火眼”实验室,全国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31万人份,为武汉“重启”、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重要贡献;在海外方面,华大已与阿联酋、塞尔维亚、沙特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和运营80余座“火眼”实验室,极大幅度提高当地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成为各地抗疫行动的“中国名片”。在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还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标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要的“公共卫生新基建”。
朱师达还担任华大基因肿瘤事业部总经理,负责肿瘤事业部的整体工作。截至2020年中旬,华大肿瘤医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超过500家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累计为超过9万名受检者提供肿瘤相关基因检测服务;在癌症筛查方面累计完成超过480万例HPV检测,发现约47万例阳性受检者,通过及时进行临床确诊或干预治疗,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业务已覆盖8省12个市和地区。
在任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期间,朱师达曾主持或参加9个重大科研项目,在肺癌多组学数据构建中国患者群体遗传特征、遗传性肿瘤家系及高危人群研究、多组学数据应用于癌症早期检测的技术开发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自2016年起,他领导基于国产测序平台的肺癌基因检测试剂盒和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市场准入工作。该试剂盒和配套软件在2019年8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许可,且在2020年3月完成欧盟CE认证并获得自由销售证书,打破了国外测序仪在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和软件领域的垄断局面。
日前,朱师达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谈到自己的成绩,朱师达说:“感谢国家的褒扬,这不仅是对个人,更是对华大科技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民营机构积极抗疫取得成绩的鼓励。华大核酸检测试剂盒和‘火眼实验室’高通量应急检测体系,在武汉及国内各地战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走出国门,广布海外,体现了科技抗疫的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科技需要创新驱动,同时以工程化范式实践应用,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我们一定慎终如始、再接再厉,以自主创新打造中国生物科技硬核力量。”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