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于美珍

于美珍

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卫生院退休职工

于美珍

  于美珍,女,1938年4月出生,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卫生院退休职工。年轻时,她是卫生院接生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本村及周边村30-60岁的人大部分是她接生的,数以千计,很受村民的尊重;晚年,两个儿子相继离世,她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别人家的孩子,用自已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孩子;古稀之年依然能够热情的帮助贫困老人;耄耋之年,连续7年义务打扫村委会公厕。198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荣获包头市妇联“包头市现役军人好母亲”称号;1993年11月荣获包头市郊区“两率”调查领导小组“孕产调查先进个人”称号。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接生婆

  于美珍,1938年出生在沙尔沁镇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经过自身的努力,1961年6月参加东园卫生院工作,直至1993年11月退休。她热爱妇产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产妇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一直倍受产妇以及家属的爱戴和尊重。从事接生工作的三十多年里,从她手中接生的新生婴儿数以千计,本村及周边村30-60岁的人大部分都是由她接生来到这个世界的,大家碰到她后都要尊敬地道一声:于阿姨好。

  伟大的母亲把爱奉献给了贫困的孩子

  年轻时于美珍老人生活倍受煎熬,在艰苦年代她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职责,晚年她的两个儿子相继因为意外车祸和疾病离世,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和老伴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面对困顿,于美珍就像渺小却坚毅的小草,总是迎风微笑,她失去了两个孩子,却拥抱了更多孩子。无论是温金丽从高中到大学6年时间,还是杨帆上大学3年期间,都是于美珍老人掏出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上学,老人说:“我真心希望孩子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坎坷”,现在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想到最感谢的人无疑是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于妈妈”。

  于美珍的老邻居陈锁柱,今年62岁,患有重症疾病,不能干任何体力活,没有经济收入来源,于美珍数十年如一日的把他当自己的儿子对待,经常性地给他买药,可口的饭菜总要先给陈锁柱端过去,逢年过节,就让陈锁柱来她家一起过。村里有人说:“您都这么大岁数,照顾他太不方便了”,于美珍说:“孩子真可怜,谁家没有孩子,我有退休工资,我能行动一天,我就照顾他一天”,这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人。

  耄耋之年默默帮助困难老人

  于美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60年,每次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开会,她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开完会后主动打扫党员活动室,她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2021年沙尔沁镇莎木佳村为于美珍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手捧纪念章,视若珍宝,她激动地说:“这是国家对我这一辈子的肯定,我一定会继续发挥余热,不辜负党和人民”。

  2012年春节于美珍拿着党员慰问金走出村委会门口时,看见孤寡老人张交其呆呆地站在村委会大门外,她二话没说直接把慰问金递给张交其让他准备年货,张交其眼眶湿润,没说出一句话,深深地鞠了一躬,从此以后每年春节于美珍的慰问金都会雷打不动的送到张交其手上。

  2015年村党支部开展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活动,她主动提出帮扶患有重病的村民杨和义,迈着年迈的步伐、顶着苍白的头发隔三差五看望杨和义,每次去都要买上营养品和水果,并且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给杨和义按摩,天冷了,她给杨和义买马甲、毛袜送到家里,就这样一直坚持到2021年杨和义病发去世。出殡那天,她满含热泪的参加了葬礼,并给了家属300元,她对家属说:“虽然和义没了,今后我还会经常来看望你们的,你们一定要坚强的生活下去”。

  现如今已经84岁高龄的于美珍同志,性格格外开朗,连续7年义务打扫村委会院内的公共厕所,不论刮风下雨,没有间断过一天。有的人对她说:“这么大年纪了,少干点吧,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她却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献力量,有一天算一天。”

  在岗三十余载,没有丰功伟绩,只是默默奉献;面对逆境挫折,没有抱怨黑暗,而是提灯前行;看见苦难人事,没有弃于不顾,而是助人水火,她就是这人世间的平民英雄。

猜您感兴趣

身边好人

于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