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亮,男,出生于1979年10月,1996年8月参加工作,初中学历,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太平川经营所护林防火瞭望员,负责春秋两季森林防火瞭望及中转工作,家住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太平川经营所。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太平川经营所主管森防的副主任吕落军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十三年前老瞭望员退休,他领着经营所领导班子研究任命的新瞭望员常亮上防火塔来接班时,25米高的塔,常亮走到5米高死活不上去,近乎用爬的动作下去了。常亮央求吕主任给他换个工作,说这晕高实在受不了,但吕主任看中了他吃苦耐劳,执行力强的特点,强行把常亮留下,让老瞭望员再工作一段时间,带带常亮。
常亮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如何爬上塔的顶端,三天时间里,不断“进步”,能上到10米了,能上到15米了,能上到20米了,用超乎想象的意志力克服着晕高带来的眩晕和恶心,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涌出,甚至全身都湿透了。第三天,终于爬到塔的顶端了,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敢于在塔上站立起来,并站在围栏边进行观测。后来,常亮上塔下塔就和在马路上散步一样轻松,大风天,塔身左右摇晃超过半米,常亮在塔上观测工作如平常一样。
“700,700,726”呼叫,“726塔正东偏南10度发现火情”,绥阳局森防指挥中心接到常亮的呼叫后,又经三节砬子、河湾等防火塔上报的综合信息判断,火情发生于东宁市大肚川镇北部。局森防指在第一时间通知了东宁市森防指,并派出了援助队伍帮忙扑救。常亮的塔距离火场最近,绥阳局森防指让常亮密切注意火情发展情况,第一时间汇报森防指。“那两天一宿,我都是在塔上度过的,时时观测,处处留心,注视着火和烟的变化,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饭,怕上厕所耽误时间”。依靠着常亮和其他同事提供的准确信息,绥阳森防指和东宁森防指紧密合作,合理调配力量,终于把火扑灭。
在防火塔下面的小屋里,我们看到了常亮的给养,一塑料口袋饼,一大堆方便面,咸菜、火腿肠。“没法带肉和菜,坏得太快,只能带各种有包装的工厂生产的食品,就连饼只能吃三天,第四天就不好了。在家,这些食品我动都不动,闻着味就没有食欲,在山上是没办法”。常亮在山上是值班一周,休息一周。“最困难的是饮用水,雪没化净的时候化雪,之后就去多年以前老瞭望员在距离塔二百米处挖的一口井,说是井,其实就不到一米深,经常表面飘着一层虫子和杂物,就用水舀子把这些东西撇去,然后灌到塑料桶里,回到住处,沉淀,上面的清水饮用做饭,下面的洗漱”。看着常亮,心里不由地生出一种敬佩,一米七的个头,大大的眼睛,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肤黑,这应该是室外工作所造成的,里里外外透着精明能干的气息。
问起常亮在这工作有什么困难,他笑笑说“没啥困难,工作嘛,有点小困难得克服”。其实大家都知道,困难多了去了,就说从太平川去这防火瞭望塔的路吧,17公里,我们乘坐的四驱吉普车,一路艰难行进,曾经有三次被迫用车自带的绞盘机把铁丝绳栓在前面的树上,借助外力才勉强冲了上去。这巍巍长安岭,常亮不知道走了多少次,如今他是开自家的四驱四轮拖拉机上下班,按他说的话,长安岭上的道路,春季化冻之后,误车是经常的事。“每年3月15日,都是太平川经营所的大马力拖拉机来趟路,之后瞭望员的小拖拉机才能走得动”。“那时候在塔上真冷,风也大,不适应的人会晕的”,“说我判断火情地点准,那是我没啥事的时候就用望远镜观测,以附近的防火瞭望塔为基准,像723三节砬子、738园山、718青山......我就观测他们附近的山头、河流,然后在地图上定位,附近有特征的地方我都烂熟在心,所以一旦发生火情,我用肉眼就判断个大概”,“防火紧要期真的害怕,那时候天干物燥,风也大,我自己就不生火做饭,遵守纪律嘛。吃凉的,也习惯了。”“如今的条件好多了,你瞧,塔上的太阳能板,能发电,这样手机、对讲机用电就不怕了,以前上一次山带着电瓶、充电宝什么的。现在如果下雨晚上还可以在小屋里看看影碟,玩玩微信什么的。设备也先进了好多,对讲机换成数字的,杂音没了,通话质量和通话范围比以前强了很多”,“你瞧咱塔顶上那个像望远镜的东西是高山远程瞭望系统,能360度转动,具有红外功能,发现热点在森防指的系统上能自动报警”,“每年林业局有限公司都举办瞭望员学习班,不仅讲如何瞭望、定位,也讲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什么的”。“干这工作,就是要有极高的责任心,看到远处有烟,你得仔细判断这是雾还是烟,有火点的时候,得判断准确地点,偏出一两度,可能就差出十几公里。下雨的时候一般是在塔下的小屋里待着,但一打雷,就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塔顶,关闭对讲机中转站的电源和其他电源,防止设备被雷击坏,雷电停止的时候还得上去把电源开启,不能影响通讯”。记者和常亮聊天的时候,猛然发现一条蛇在窗户下面的空地里游走,看到记者毛骨悚然,常亮笑着说,他和这些家伙早就和谐相处了。
问起他想不想换工作的时候,常亮断然否认了,他说愿意干到退休,愿意守候这大森林的安全,愿意做长安岭上的726。
从2018年开始,常亮连续三次获得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首席瞭望员称号,并多次获得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