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秦,女,汉族,1956年3月出生,小学文化,群众,现居住在海林市二道河镇三站村。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石永秦就是我们身边这样一位因孝顺老人,人人传唱的好儿媳。
石永秦20岁嫁给三站村村民从连山,丈夫从连山的家庭既特殊又幸福,丈夫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而是从小将他拉扯长大的养父养母,这段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情,温馨而又平凡。石永秦平日里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公婆。她说从嫁给丈夫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像侍奉自己父母一样照顾公婆,这一照顾便是四十多年。
不辞辛苦坚守遗愿
家里两位老人,一直都是由石永秦和丈夫在照顾,然而天不遂人愿,丈夫于三年前因病去世,家里的重担便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公公102岁,婆婆96岁,石永秦在60岁的耳顺之年,本该悠闲惬意的安享晚年,却要独自照顾公婆,赚钱养家。她白天去给别人做工,晚上回来收拾家务,给公婆换洗衣服。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石永秦打零工,由于早中晚都要回家为老人做饭,所以只能做一些时间灵活的工作,以便于随时回家照顾老人。有时是清扫公路,有时去菌农家做短工。虽然生活有些艰辛,但她一直坚守着丈夫的遗愿,孝顺老人照顾家庭。
细心周到照顾公婆
直到2019年,一直缠绵病榻的公公去世了,去世前石永琴每天守在病床前忙里忙外,帮着打针吃药,擦拭身体,甚至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公公去世时已经102岁,临走前眼里满含泪水,紧紧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放。接连的变故,家里只剩下了她和婆婆两人,儿子也已成家,因为孩子在海林上学,所以儿子需要在附近陪读,儿子心疼母亲常年辛苦,希望母亲带着奶奶一起到家中居住,但是石永琴拒绝了,她想到婆婆年事已高,且常年瘫痪,上下楼梯也不方便,而且更换居住场所,又需要重新适应,对老人的身体十分不好,坚持要住在村里的老房子,独自照顾婆婆。她每天忙忙碌碌,但依然把婆婆照顾的干干净净。虽然条件不好,可是有好吃的好喝的她都先给婆婆吃。每每家里来了客人,婆婆都泪眼婆娑的向大家夸赞她的好儿媳,街坊邻居也是无一不夸赞她孝顺。
总有那么一群人,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石永琴40多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毫无怨言,从不抱怨,勤勤恳恳照顾两位百岁老人,她用行动诠释着这样一句话“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