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利,女,1976年10月生,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刘集行政村人。
1997年朱小利与丈夫刘雷结婚,婚后丈夫疼爱,儿女贴心生活还算幸福。然而2008年,丈夫刘雷外出遭遇车祸,下身失去知觉不能动弹,经过治疗后也只能靠坐轮椅移动身子,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突然地变故,朱小利绝望之后强打起精神,12年来,她悉心照顾瘫痪丈夫,任劳任怨,每天早早起床、煮饭、清洗家中人和孩子的衣物,为丈夫端吃端喝、喂药,更换尿片,毫不嫌弃地伺候丈夫的大小便。朱小利每天都会花上一个多小时,给老公按摩、擦洗全身,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疼,她却毫无怨言。怕丈夫不舒服,她每天要帮丈夫翻身5到6次,在床上呆久了,她还要用娇小的身子抱起丈夫坐轮椅,推着他晒晒太阳。丈夫瘫痪后,刚开始脾气还不好,怕拖累家人,经常有轻生的念头,在朱小利一次次的鼓励、劝导下刘雷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2016年至2020年期间,朱小利多次被刘集村委会评为“好媳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一句“不离不弃”是年轻时的承诺,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是新时代文明风气的写照。
任劳任怨 挑起生活重担
朱小利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疼爱她的丈夫、贴心的儿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丈夫刘雷不幸出了车祸,下身失去知觉不能动弹,经过治疗后也只能靠坐轮椅移动身子,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家中突变,朱小利一个柔弱女子感到如天塌下来了一般的绝望,然而绝望也并未使她失去理性,丈夫需要护理,家里还有尚小的儿女需要照顾,她绝不能倒下。“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朱小利强打起精神独自承担起照顾丈夫和整个家庭的重任,以女性特有的坚毅和执着守护着这个苦难深重的家庭,成了一家人的顶梁柱。
丈夫瘫痪的时候,朱小利年仅32岁,有些人劝她还年轻,不能一辈子耗在残疾的丈夫身上,可以选择开始新的生活。可朱小利却说:“孩子的爸爸没出事前,我们全家都靠着他辛苦挣钱生活,现在他出事了,作为他的妻子,照顾他和家人就是我的责任,如果我走了,孩子没有妈妈,丈夫没人照顾,这个家就散了”。
自丈夫出事以后,12年来,她悉心照顾,任劳任怨,每天早早起床、煮饭、清洗家中老人和孩子的衣物,为丈夫端吃端喝、喂药,更换尿片,毫不嫌弃地伺候丈夫的大小便,只为了丈夫的身体能一天比一天好。朱小利每天都会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老公按摩、擦洗全身,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疼她却毫无怨言。怕丈夫不舒服,她每天要帮丈夫翻身5到6次,在床上呆久了,她还要用娇小的身子抱起丈夫坐轮椅,推着他晒晒太阳。为了补贴家用,朱小利用农闲之余,经常到邻村打零工,家里家外的重担“一肩挑”。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朱小利,她常说“虽然日子艰难,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幸经历的人很多,而我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家,我必须为这个家付出,既当好贤妻,又当好良母”。丈夫刘雷下身瘫痪,坐轮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刚开始脾气还不好,经常有轻生的念头。他说:“我不想拖累小利和孩子,如果自己走了,她们的日子就不会那么艰苦。”在朱小利一次次的鼓励、劝导下,在她忠贞不变的关爱下,刘雷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刘雷说:“看到有一个深爱着自己并愿意为自己付出的女人,我是幸运的,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一家人虽贫虽苦,但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却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
培育良好家风 为子女树榜样
母亲无怨无悔,不辞辛苦照顾父亲和整个家庭,朱小利的一双儿女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子扬从小受母亲影响,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是班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小小年纪就深知母亲的不易,课余时经常帮助母亲照顾父亲,端茶送水,打扫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女儿刘婉晴毕业后,在市区找了一份工作,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周末一休息就赶回家,总是抢着干活,尽量让母亲多一点时间休息。“自从父亲车祸意外重残,母亲一个人操持着我们这个家,从来没见过母亲有任何怨言,是母亲的不离不弃和辛苦的付出,守护了我们现在幸福的家,我和弟弟要以母亲为榜样,把勤劳善良的品质继承下去。”刘婉晴说道。一方面要没日没夜地安慰、照顾丈夫,还要照顾一双儿女,“虽然有时也觉得特别苦和累,但想想,其实这都是作为妻子和母亲应该做的。”朱小利真城地说道。
政府帮扶 全家脱贫奔小康
2014年,村里了解到朱小利家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且制定了详细精准的帮扶措施,为他们办理了低保,申请了林业补贴、教育补贴、残疾人补贴等。2016年,在政府的帮助和朱小利的努力下,朱小利家顺利脱贫。如今,大女儿也在市区找到了一份工作,全家的日子又有了奔头。
2016至2020年,朱小利多次被刘集村委会评为“好媳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照顾丈夫、孩子、老人都是我的责任,没想到还能被评为‘好媳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还能上台领奖受到表彰,感到特别光荣,以后我要更好的经营好这个家,勤俭持家,为全村人树立榜样。”朱小利激动地说道。
一句“不离不弃”是年轻时的承诺,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是新时代文明风气的写照。朱小利的事迹感动着乡邻,知道她事迹的村民都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表示:“真的了不起,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坚持这么多年,默默的付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