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莉,女,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道东街道办事处三角线社区居民(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退休职工)。曹湘莉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出生后被确诊为脑性瘫痪,多年来,曹湘莉精心照料儿女与年迈父母,同时在工作一线拼搏进取30余年,取得不凡业绩。曹湘莉曾荣获“河北好人”“河北省最美职工”等荣誉。
命运多舛 她用爱为孩子点亮希望
2002年,曹湘莉迎来了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双胞胎儿女的出生。然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孩子们出生后不久,均被确诊为脑性瘫痪,且均为智力一级重度残疾。那一刻,曹湘莉的世界仿佛崩塌了,但她很快擦干眼泪,决定与命运抗争到底。
20多年来,曹湘莉带着孩子们辗转全国多家医院,尝试过输脑活素、高压氧治疗、康复训练等无数种方法,只为让孩子减轻病痛,获得一丝自理能力。每天清晨五点半,她就起床为孩子们准备早饭、穿衣、喂药,然后匆匆赶往单位。下班后,她顾不上疲惫,立刻返回家中陪伴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深夜,她还要为年迈的父母翻身、擦洗身体。
为了缓解女儿豆豆(化名)的情绪问题,曹湘莉自学心理学知识,用音乐、绘本和户外活动帮助她打开心扉。面对儿子小小(化名)的癫痫发作,她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急救,为他擦拭呕吐物。在她的坚持下,如今女儿已能独立行走、听懂简单指令,儿子也能自己穿衣吃饭。这些微小却珍贵的进步,凝聚着曹湘莉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孝老爱亲 她用责任撑起家庭的天空
在悉心照料患病儿女的同时,曹湘莉的家庭又接连遭遇不幸。2017年,她的公公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母亲因摔伤导致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家中四位需要照顾的至亲(双胞胎儿女、年迈父母),曹湘莉没有丝毫退缩。她与丈夫分工协作,白天上班、下班后先去医院照顾老人,再回家看护孩子,常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
2018年,曹湘莉所在班组因优化整合,人员骤减至两人,而她负责的重油氮含量分析任务却异常繁重。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她不得不将孩子短暂锁在家中,通过摄像头监控孩子动态。然而,缺乏陪伴的孩子情绪失控,女儿豆豆曾连续七天七夜不睡觉、自残,儿子小小也因癫痫频繁发作让曹湘莉心力交瘁。即便如此,她仍坚守岗位,一个月内高质量完成100多项次分析任务,确保产品合格率100%。
坚守岗位 她用拼搏诠释职业担当
在同事眼中,曹湘莉是“铁打的战士”;在老人口中,她是“最美儿媳”。然而,她却总是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正是这份平凡而伟大的爱,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两位患病老人安度晚年。
尽管家庭负担沉重,曹湘莉从未放松对事业的追求。在沧州炼化化验室工作的32年里,她从一名普通化验员成长为高级技师,创新研发《直接进样法改稀释法》等操作法,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攻关液化气铜片腐蚀技术,实现液化气出厂合格率100%;做好连续重整、苯抽提2套装置开工各项分析,指导新装置顺利开工。她带出的20余名徒弟中,多人成为技术骨干。
“生活再苦涩,我也要微笑着坚持走下去!”这是曹湘莉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不是对苦难的妥协,而是用爱与责任为家人筑起温暖的港湾。这位“钢铁战士”用柔肩扛起生命重量,用孝心书写人间大爱,成为燕赵大地上一面闪耀的道德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