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男,民族,汉,1983年8月,政治面貌,群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力争把每件事做好”。这是杨勇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成为了他数年来助人为乐的动力,他秉承着这个朴素的心愿积极投身各种帮扶和奉献活动。因此我们推荐杨勇同志代表我公司发扬传统美德,照耀身边人。他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深得同事朋友们的喜爱和单位领导及群众的好评!
一、乐善好施,帮扶计划的先锋者
慈善阳光耀泉城,扶贫济困暖人心。自2019年开始,杨勇同志就多方打听,主动联系扶贫办,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开发式扶贫方针,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杨勇同志便主动担任起长清区万德镇的两户贫困人家,并亲自到万德镇与村里的书记接洽,表达自己帮扶的良好意愿与决心。
其中帮扶对象冯存波(轻微智力障碍),男,40岁,长清区万德街道小万德村村贫困户,其配偶李美玲(二级精神残疾)和七岁的女儿冯盈盈。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残疾补贴和扶贫分红,其女儿未成年无法负担家庭重担。杨勇同志每季度都探望冯存波及家人,并带去扶助金和米面粮油、孩子的学习用品,来提高冯存波家庭的生活质量。邓爷爷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杨勇同志总是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主动与孩子学校的老师联系,来承担学校期间的生活费用。2020年冯存波不幸意外去世,让原本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自冯存波去世后,年迈的爷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无法外出打工的他,失去了正常的经济来源,只有政府的帮扶艰难度日,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媳和年幼的孙女。杨勇同志深感同情的同时更加的尽心的帮扶这个不幸的家庭并希望孩子能健康坚强的成长。
二、心系他人,抗击疫情的奉献者
2020年年关将近,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席卷而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考验着我们的应对风险挑战的行动力。2020年2月4日凌晨四点,长箭建设集团援建队启程,经过八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后到达武汉,立即投身到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去。经过10昼夜的奋战,按照预定工期节点圆满完成雷神山医院病房区水电安装施工任务。长箭集团在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危难之际展示了济南力量、发扬了长清精神,山东长箭集团2020年获评“济南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长期帮扶张夏街道邵庄村,为村建“富民桥”、捐赠扶贫资金、慰问贫困户等;2021年度在长清区“慈心一日捐”中捐款10万元。作为长清建筑行业中的普通一员,杨勇同志在孝里黄河滩区迁建安置房项目和幼儿园项目中,考虑到是老百姓家园迁建工程,能否如期交房、孩子如期开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大方针。病毒如敌人,疫情即战情,一边做好外地工人本地过年的劝解工作,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安顿,一边在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多方联系购买防疫口罩2000个,测温枪30只,消毒用品300公斤,并第一时间送至滩区工地现场,确保施工工人开展防疫工作。狠抓施工安全和质量,严格管理抓进度,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滩区迁建和幼儿园的建设工作,给政府和老百姓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杨勇同志还牵挂着自己土生土长的长清区西关村父老乡亲,担心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当机立断调取部分防疫口罩及消毒用品送达西关村,在村干部的配合下,在村口分发消毒用品,对于村里的贫困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分发到户;叮嘱父老乡亲,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消毒,出门戴口罩。在疫情面前我们不退、携手同心、共战疫情,彰显一名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企业家的优良品德。
幸福往往相似,但是世间的不幸总有千万种。另一家帮扶对象卢延青,女,15岁,长清区万德街道石家屋村贫困户,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爷爷卢圣泉70岁(高血压),奶奶王允娥(糖尿病),父亲卢道安意外身亡,母亲离家出走。三口之家的经济来源仅仅依靠种地收入和低保514.25元。家徒四壁,现在所居住的房子还是村里帮扶建造的,一家三口的生活贫困状态可想而知。孩子总是最无辜的那个,小延青还没有成年就要承受失去双亲的痛苦,而且还要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杨勇同志每每提起延青都很担心。在孩子面临中考之前特意选了很多的复习资料专门的送过去,还和孩子聊了很久,叮嘱她不要紧张,知识能改变命运,希望她能尽快的成长起来。杨勇同志同时利用休息下班的时间提醒老人家中定期测血压、检测血糖的随访服务,并嘱咐老人家如有不适及时打电话求助。记得帮扶第二年的时候延青的奶奶糖尿病并发症发作,人突然昏迷失去意识,杨勇同志知道后,放下手头工作,匆忙赶至医院探望老人,带去慰问金,及时与医生了解病情,直至奶奶意识清醒。
这只是杨勇同志扶持计划中助人为乐的缩影,肯定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热心帮助在不断进行着。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平凡中见证伟大,涌现时代楷模。2021年5月份荣获第八届长清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能帮助别人也是自己的福气。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在身边默默地奉献着。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