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农林牧渔 > 梁智博

梁智博

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智博

  梁智博,男,1970年出生,农艺师,三级园艺师,长江大学国际水生态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他从2005年开始在清江参与网箱养鱼,面对清江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现状,2012年开始探索生态养殖新路子,并以自己的执着和实干精神赢得了10多家科研机构的支持,建成2.5万平方米清江水上花园,形成了水上花卉、水上有机菜、水下有机鱼“三位一体”的鱼菜共生现代新型种养模式,他打造的贵子湖基地已成为全国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实现了人水共生共赢。2018年,梁智博当选荆楚楷模。

  “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春日的清江一片绿意盎然。八百里清江流经七个县市,最终在宜都汇入长江。出宜都市区西行十里,位于清江高坝洲库区有一片约1平方公里的水域——贵子湖。

  贵子湖曾是一个烂鱼塘,臭气熏天,是当地党委政府环保治理的重点湖泊。近两年来,贵子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中有一片水上花园,植物四季翠绿,花卉争奇斗艳,蛙鸣鸟叫声声入耳,空气清新扑面,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番景象得益于宜都当地的一位农民企业家梁智博。他凭借着自己对水生态治理的执着追求,将贵子湖变成了一片碧水连天的湿地美景。

  创业巅峰再出发,转型挑战生态养殖

  2005年前,梁智博创立的“俏人儿形象沙龙”风靡一时,在宜昌地界上曾小有名气。当他将美容美发事业做到顶峰时,不甘平淡的他又开始萌生了做点其他事业的想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梁智博决定去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进行清江鱼网箱养殖。

  “我好不容易培养你从农村到城市,你为什么又要从城市回农村?”老父亲非常不解并坚决反对。

  创业初期,由于清江网箱养鱼密度过大,疫病的爆发和水质的污染导致梁智博直接亏损600多万元,原本只是抱着“玩玩”念头的他这下坐不住了。“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死鱼白花花一片飘在清江上,每天仅是请农民打捞的工钱就要一万多。”此时,梁智博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回去做美发老本行,要么继续干下去。在妻子朱春燕的支持下,不服输的梁智博憋着一股傲劲儿,转让了所有的美容美发门店,立志在清江上闯出一条新路。

  面对清江养殖过度开发之后的经营困局,梁智博意识到不保护清江,最终可能会毁掉一江清水,断了发展的后路!他便开始思考探索,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既能水产养殖,又不造成水质污染的新型生态养殖路子。

  2012年10月,梁智博正式启动以“立体复合水环境生物净化系统”为课题的湿地立体生态修复研究项目。因为不懂技术,他先后走访了全国10多家科研机构,寻求既可以在水里培育,又可以净化水质的水生蔬菜和花卉植物。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实干精神,与湖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李百炼及其团队达成长期合作,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生态链条找到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3年,梁智博开始扩大种养规模,通过鱼菜共生系统,在清江高坝洲库区建起了2万多平方米的水上生态花园。到2016年,梁智博的清江基地产业化规模达到2.5万平方米,其中生态网箱养殖面积达6千平方米,建成以“湿地人家”和“湿地花海”为主题的水上花园,即成系统,又成景观,兼顾湿地综合效益的统一。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仅2016年“五一”期间,水上花园就接待外地游客1000多人次,带动周边10多个农家乐实现经济收入10多万元。

  梁智博第一次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也坚定了他继续走生态养殖之路的决心。

  “绝处求生”再发展,成功转型贵子湖

  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7月19日,正当梁智博为水上花园的正式开园抓紧筹备时,一场百年一遇的洪灾将他精心打造的清江水上花园全部冲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梁智博并没吓倒。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他一边着手灾后修复,一边提前按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进键”——转场到高坝洲镇贵子湖。

  贵子湖是清江边上的湖泊,曾经作为水产开发基地,被切割成一个个鱼塘,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水环境日渐恶化,生态、经济效益两败俱伤,变得死气沉沉。面对贵子湖的情况,因为有之前生态养殖的经验和准备,梁智博没有任何仿徨、提手就干。在宜都市农业、水利和科技等部门支持下,他重新规划水面,退塘还湖,打通水道,恢复湖泊原貌,同时利用堤泥在湖中堆出半岛、孤岛各一座,水上修建廊桥。为避免水藻类植物过多而使水体富营养化,梁智博还投放以浮游生物为主的滤食性鱼类,在生物浮岛上种植各类水生蔬菜及鲜花绿草……一场脱胎换骨的“水生态革命”使贵子湖焕发新生与活力,被宜都水利部门列为水生态文明试点基地。如今一潭死水变成“湖心花园”,蛙鸣鸟叫,鱼游鸭闹,白鹭飞翔,前来赏光垂钓者络绎不绝。

  目前贵子湖水生态修复试点范围占整个湖区的三分之一。在这片水面绿茵场上,生长着20多种净化水质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试种成功的水上蔬菜有水芹菜、空心菜、鱼腥草、茭白、西洋菜、黄花、慈姑、莲藕等,飘在水上的一块块“菜地”以太阳为能源,利用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过量的氨、氮和磷,在水生植物根系上,形成一个天然产卵场。宜都市水产局副局长刘泽西说:鱼卵产在植物根系上,更容易孵化成鱼,有助于湖区渔业资源的保护。农业专家介绍,水上蔬菜是上好的治污生物,可有效修复环境。据测算:栽种的水芹菜一次性采摘量21斤,全年可多次采收,一年亩产可达4万斤以上。纯天然无污染的水生蔬菜产品逐渐成为风靡全球的环保食品,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看涨。待大规模投入市场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017年8月31日,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终身教授、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李百炼院士为核心的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下,梁智博不断创新公司体制机制,着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修复成效得到明显提升,他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生态修复阶段的实施方案,力争出水口达到II类水质标准。

  走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之行再出发

  因为在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突出贡献,梁智博的事迹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国际旅游频道、新华网、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多家媒体重点宣传报道。2017年10月19日晚,正值十九大召开期间,央视《新闻联播——谋幸福 谋复兴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报道梁智博在贵子湖实施的鱼菜共生系统,不仅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还让湖泊文化、湿地文化、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面对人们的频频点赞,梁智博朴实地说:“我只是做了点小事,这些年来如果没有市委政府的支持,我走不了这么远。”

  近年来,宜都市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水流域治理理念,不断强化水生态修复,以贵子湖为试点,积极探索“水面+水体+底泥”的全方位立体化水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促进全市水生态修复,为梁智博及团队提供了鼎力支持。

  截止2018年,梁智博已经在贵子湖基地投入600多万资金。周围很多人都说他傻,该挣钱的项目不挣,不挣钱的倒是拼命往里砸钱。对待这些声音,梁智博只是笑笑。

  “我看得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考虑未来。”梁智博充满信心道:基地目前农业观光、休闲垂钓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后贵子湖还将办成水情教育基地,让子孙后代珍惜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他希望自己掌握的水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早日在全国内河湖网进一步推广实践,让水生态修复环保产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梦锦上添花!

  正如李百炼对梁智博的评价:“这是我在中国所见的最具环保意识和企业创新精神,并赋予实施的农民企业家。”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梁智博志在更远方。

猜您感兴趣

农林牧渔

梁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