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勤,女,1970年2月生,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委员会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志勤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我国女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之一。她始终站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线,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支撑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己任,带领团队并组织全产业链攻坚克难,为我国移动通信创新发展和数字抗疫等作出突出贡献。
一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主导的TD-LTE(4G)技术和产业做大做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5年,全球迎来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与标准竞争热潮,王志勤与项目团队敏锐把握国际技术产业趋势,她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了4G技术标准、研发产业化、测试验证等工作,开展4G技术征集和评估,攻克TDD系统设计和智能多天线、同频组网验证等难题,原创性地推出基于OFDMA的全新TD-LTE技术方案,推动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成功确立为全球两大主流4G标准之一,使我国4G产业跻身全球先进行列,带动了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她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二是发扬敢为人先创新精神,以我为主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实现我国5G引领的战略目标。2013年以来,在国外主推5G毫米波和非独立组网的局面下,王志勤牵头中国5G推进组,经过了大量试验与测试,提出了我国5G发展应以“中低频段和独立组网”为主的技术路线,率先提出并验证了5G概念、技术架构和关键性能指标,获得全球广泛认可,进而推动我国主导的极化码、大规模天线等多项关键技术纳入国际标准,形成了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使我国成为5G国际标准主导力量之一,标准专利居全球首位。我国5G产品研发、网络建设和市场应用水平均居全球第一,加快推动了制造、能源、医疗、交通等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她牵头的“5G无线信道外场模拟与OTA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获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她牵头的“5G新空口R15版本”国际标准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目前,她正领导我国的6G研究与推进工作。
三是科技赋能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开发“全国通信大数据平台”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助力精准防控疫情。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王志勤临危受命,担任全国电信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工作组组长,按照“急行先用、边建边用”的总思路,组织团队昼夜攻关,在最短时间内建成覆盖全国跨网联动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发上线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体现了科技为民、数字防控、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命题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
三十年来,王志勤同志长期深耕信息通信行业,在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国际国内标准制定、试验测试工作、产业化推进、发展战略制定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先后出任“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副总师、4G/TD-LTE工作组副组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IMT-2030(6G)推进组组长、国际标准化组织 3GPP 高层管理会议 PCG 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委员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移动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国内国际重要职位。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曾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杰出工程师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