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民博士多年致力于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发现研究,以期为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新型天然药物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所发现的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杠柳苷类化合物正在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及药物化学,特别专注于药物设计理论研究及方法软件开发……
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于1992年获上海药物所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获洪堡基金资助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有机化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年回上海药物所任副研究员;2002……
主要从事靶向递药系统和生物活性载体材料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协同递送策略,发展新型纳米载药系统,主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抗肿瘤转移和复发;2)通过分子设计,构建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载药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药理一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大学科技中心免疫生化研究室兼职主任。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1994年于日本大阪大学医学……
赵英明教授1997年于洛克菲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和应用基于生物质谱的各种新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进行研究,并运用这……
余学奎,于1986、 1992和1999 年分别获得武汉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缪泽鸿,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从事肿瘤药理研究,着重围绕肿瘤DNA修复与协同致死、表观遗传及泛素调控系统等展开创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及相关机制研究。已在SCI学……
赵玉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2003年本科毕业于江苏省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9年研究生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5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
章海燕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阿尔茨海默症(AD)和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近年来以临床药物、天然产物、靶标小分子为导向的研究策略,基于AD和IS多环节、多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合作研……
1996年1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师从田昭武院士,之后在厦门大学生物学系进行了2年期的博士后研究。1999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分别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新药质量研……
郑杰,课题组长,研究员。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生物大分子氢氘交换质谱(蛋白质动力学)、交联质谱……
郑明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精准药物设计技术开发,发展了一些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
张继稳,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带领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
陈浩,研究员,课题组长。2009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博士毕业后,留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
蒋翔锐,药物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6年进入上海药物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陈士羽,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药所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到2014年在瑞士联邦理工洛桑分校(EPFL)学习,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从2……
陈铁根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华南)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长。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在化学学院游劲松教授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
马兰萍,女,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9月在兰州大学师从刘中立教授,从事“氧化过激和生物抗氧化剂作用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1996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
陈小华博士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8年在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洪堡奖学金的资助下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2……